图为青海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

  矿产资源富集,同时,生态地位及其重要,如何寻求二者平衡点?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给出“方案”,“绿色”二字始终贯穿其中。

  青海省省情特殊,南有“中华水塔”三江源,北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东北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西边横亘“万山之祖”昆仑山、世界自然遗产可可西里及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据官方2016年发布的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资产评估显示,该省生态资产总价值达18.3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而据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此前披露的消息,青海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100万亿元。

  据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消息,该省地质找矿的工作重点,已从原来的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敏感区,转移到了柴达木盆地及其周缘的柴北缘、东昆仑、阿尔金等地区,还组织实施柴达木盆地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

  “(我们)践行‘生态保护第一’要求,全面停止了自然保护区及相关重点生态功能区、敏感区的矿业权投放。”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厅长杨汝坤22日在该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说。

  杨汝坤说,如今,青海所有地勘项目全部推行绿色勘察,并已建成绿色矿山50个。根据《青海省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新建矿山要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格尔木市、都兰县、大柴旦3个示范区和大中型矿山力争2020年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而针对青海历史遗留无主矿山较多,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任务重问题,截至目前,该省共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10.85亿元,开展了三江源及环青海湖地区废弃砂石料场、祁连山矿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等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治理面积达18.3万亩。

  与矿产资源绿色勘察、开发的同时,青海在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区域,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已实施多年。

  “自然资源在生态保护建设中具有源头和核心作用,要树立人类活动不能超越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底线意识,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规制体系。”杨汝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