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通过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使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环保局局长李顺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海西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体是素有中国“聚宝盆”美誉的柴达木盆地,面积约26.5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各类矿藏潜在经济价值达10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州域内的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面积25.6万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面积最大、资源较为丰富、惟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

  李顺向记者介绍,2010年以来,他们以盆地内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采取各种措施着力改善全州环境质量及整治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大污染减排力度,推进重点流域、区域和重点行业、企业的环境治理,在区域环境质量改善、工业污染源整治、落后产能淘汰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全州主要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一些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解决。

  “由于柴达木盆地内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敏感,而且不稳定性也突出,因此对园区内生产的所有企业排污以及生产过程中环保设施的运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李顺说。

  此外,海西州环保局去年还争取专项环保资金3.8亿元,实施了水、大气、重金属污染防治等20个项目;督促企业投入资金约6.3亿元完善环保设施建设,同时对33家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

  “更高的环保要求也符合我们企业的生产方向。”试验区内青海中控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步青对中新网记者说,公司项目投运以来,以取代同样规模的火电站为例,极大限度的减少了该地区内的污染物的排放及消耗。

  海西州副州长丁忠宝表示,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2016年,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不仅没有破坏,在一定程度上还得到了提升,园区内每个项目都没有发生环境破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