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4日从青海省农牧厅了解到,青海草原生态保护补奖在青海牧区实施五年来,核减超载牲畜570万只(以羊为单位),但政策涉及的76.53万牧民却减畜不减收,年人均增收1588元(人民币下同),其中,三江源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9%。

  青海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特色畜牧业生产基地,拥有天然草地5.47亿亩。自2011年起,青海草原牧区实施了五年为一个周期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累计聘用草原管护员13894名,完成天然草原禁牧2.45亿亩,天然草原基本实现草畜平衡。

  青海省农牧厅厅长张黄元介绍,五年来,青海加强人工草地和牲畜棚圈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虽减畜570万头(只),但建设畜棚5.23万栋。“再加上人工种草面积的增加,饲草产业的发展,牛羊舍饲总量仍稳中增长,出栏率、商品率不断提高。”

  地处澜沧江源头的杂多县,境内平均海拔4200米,为纯牧业县。为了提高草山利用及养畜集约率,该县结多乡从2014年6月实施草原生态畜牧业建设,并依托牧业合作社运营方式,解放多余劳动力进行“再就业”。

  “现在我们村里入股的牧户已有82户,去年仅养畜分红总额就达到了80多万元,平均下来每人可以分到4000元。”结多乡优美村牧业合作社负责人旺扎说。

  此外,青海扶持建设标准化养殖场1228个,促进了传统畜牧业向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的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旦增才仁原是青海黄河源头曲麻莱县红旗村牧民,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以来做起了牦牛风干肉生意。

  “现在已经卖到了西藏,还有青海省内的果洛和格尔木等地。”旦增才仁说,“牌子已经被很多人认可,现在两斤包装的风干肉售价380元,还供不应求,仅去年销售收入就达到130多万元。”

  监测显示,2015年牧区青海牧区天然草原平均产草量比政策实施前提高2.5个百分点,植被盖度提高3.4个百分点,“中华水塔”三江源年出境水增加量超过200亿立方米,接近历史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