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13日中午,中美日联合科考队20余名科技工作者从西藏拉萨出发,奔赴喜马拉雅山地区,将首次对这里的冰川进行系统考察。
 此次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介绍说,由中美日三国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科考队,将对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喜马拉雅山北麓沿线冰川进行考察,并重点对这一区域内最大的冰川——海拔7694米的纳木纳尼峰周围的冰川进行大规模科考活动。这是人类首次对喜马拉雅地区冰川进行系统考察。
 据悉,中美日联合西藏科考队分南北两组,将进行为期40天的考察。北路20多名队员已抵达藏北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地区,将对这里影响青藏高原环境的大气、土壤和能量水循环等进行观测研究。
 参加此次科考活动的国外专家都是相关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其中,美国的首席科学家朗尼·汤普森教授是世界著名冰川学家,他曾首次提出全球转暖是引起冰川退缩原因;日方首席科学家小池俊雄教授,也是“全球协调加强计划(CEOP)”项目首席科学家。

相关链接:中美日西藏科考启动

 随着中日联合藏北环境科考队8月11日抵达藏北重镇那曲,为期40余天的中美日联合西藏科考活动正式启动,人民网记者将独家追踪报道整个科考过程。
 本次中美日联合科考活动有4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分为北线和西线两条线路,整个科考活动预计9月中旬结束。
 首先出发的北线为藏北环境科考行动,由中日联合科考队进行。20余名队员将在藏北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广大区域,对影响青藏高原环境的大气、土壤和能量水循环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观测研究。
 将于14日正式出发的西线为喜马拉雅山冰川科考,由中美联合科考队进行。20余名队员将从拉萨出发,对包括珠峰冰川在内的喜马拉雅山北麓沿线的冰川进行考察,并重点对位于西喜马拉雅山最大的冰川——海拔7694米的纳木那尼峰周围的冰川进行大规模的科考。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对这一地区的冰川进行系统性考察。
 据此次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介绍,参加此次科考的外国专家均为相关领域国际知名的学者。美方首席科学家Lonnie Thompson教授是世界著名冰川学家,是首次提出全球转暖是引起冰川退缩的原因的科学家之一;日方首席科学家小池俊雄教授是GAME遥感国际委员会主席,担任“全球协调加强计划(CEOP)”项目首席科学家。
 首先开始的藏北环境科考正在紧张的进行,队员们已经深入到藏北那曲的山区开始收集和分析数据。藏北科考队领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马耀明研究员告诉记者,这次科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青藏高原南邻副热带,北至中纬度,东西跨度超过25个经度,平均海拔高度达4000米以上。其高大地形的动力作用,加上高原地面强大热源的热力影响,对亚洲季风的形成与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原辽阔、复杂的下垫面上,气象水文台站十分稀少,资料年份很短。人们对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过程了解知识的贫乏,严重影响有关天气气候特别是我国东部地区灾害性天气气候的预报效果。国际普遍认为,青藏高原地区的能量和水循环过程也是全球气候系统中能量和水循环的主要组分。高原大气水文过程对亚洲季风的影响和改善数值预报的研究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广泛关注的焦点。
 此次中日合作的“全球能量水循环之亚洲季风青藏高原试验”把研究青藏高原地表与大气之间能量交换作为其首要的科学目标提了出来,而且“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CEOP)亚澳季风之青藏高原试验研究”又特别强调了这一点。此次科考力求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加强观测实验和开始长期监测,加上数值模拟研究和卫星遥感资料的大量应用,在5-10年时间内,较全面地分析研究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和能量水分循环过程,从而改善大气环流模式和气候模式对亚洲季风系统的描述能力,提高全球天气气候特别是对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的预报水平。

相关链接:科考表明, 1.3亿年前西藏阿里曾是绿洲

 “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现一批早白垩世时代的乔木硅化木化石,这表明1.3亿年前的阿里地区曾是广阔的温湿陆地,气候温暖湿润,生长着茂密高大的乔木。
 这批化石是由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于去年8月对青藏高原进行地质普查时发现的,位于阿里地区改则县多桑乡早白垩世早期的凝灰质砂岩中。硅化木根茎还保留有树木生长时的状态, 保存较为完好,树干、根茎形态清晰可见。树干呈圆柱状,直径约20至40厘米,断面隐约可分辨出树的年轮。
 在发现硅化木化石的地层中,还发现有植物化石的碎片和淡水双壳类化石。而在硅化木化石层之上的较新地层中,科考专家还发现有较多海洋生物化石,如:珊瑚、腹足类、双壳类及有空虫等,这表明阿里地区的环境后来发生了变化。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刘登忠教授认为,化石的出土向人们展现了一个与现代阿里自然条件完全不同的景象。这对探讨和研究西藏腹地阿里地区地史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及环境变迁史有着重要意义。
 现今的西藏阿里地区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500米以上,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相关链接:唐古拉山发现13个史前石器地点

 13个史前石器地点日前在唐古拉山被发现,青藏铁路西藏段考古勘探队的专家指出,这些史前石器地点的发现再现了人类征服高原的历史,是高原早期人类活动的有力证据。
 截至5月23日,青藏铁路西藏段考古勘探队共完成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开心岭至安多站的路基两侧及工程建设区的野外考古调查,全长220公里。13个史前石器地点是在唐古拉山以北的铁路两侧调查发现。
 参加此次勘探工作的专家、陕西省考古所副研究员张建林介绍,这13处石器地点的海拔高度均在4700至4900米之间,多处于唐古拉山北麓布曲河两岸的一级阶地前缘,具备靠近水源、视野开阔、通往方便等适合古代人类生存活动的条件。专家认为,唐古拉山高海拔地区石器地点的发现,对于探索藏北高原人类活动史以及整个青藏高原的人类开发史,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专家介绍,此次发现的古代石器工具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种石质精良、制作技术高,而且主要是用作复合工具的“细石器”。这种石器在高原史前时期从事狩猎、畜牧或农耕的考古学文化中多次发现过,它们是高原早期人类活动最有力的证据。而唐古拉山史前时期地点的发现,表明高原早期人类活动足以越过5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雪域先民对高原环境的适应与征服能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