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鸡养殖等精准扶贫项目,帮助越来越多的群众增收。

  平均海拔超4000米,西藏自治区5个贫困县(区)、14.7万人去年刚摘帽脱贫,今年一个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合作社就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已使20余万群众受益,直接带动5.1万人脱贫。产业的星星之火,燃起百姓创业致富的热情。日前,记者来到日喀则市亚东县帕里镇,和西藏群众聊起脱贫后奔小康的心情。

  天刚蒙蒙亮,神女峰羊牛毛加工专业合作社里就聚满了人。七八位妇女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中,一双双巧手不断游走,织布机下的氆氇(pǔlu)一点点变长。她们的歌声悠扬相和,像清晨的黄莺啼鸣清脆婉转。

  看到有外人来,达瓦普赤停下手里的活,捧来几碗酥油茶,她问道:“要买点啥?我们刚做好的牛毛绒垫子,一个人要做六七天,卖得可好哩。”

  轻抿一口酥油茶,香气扑鼻。“喏,牵头人来了。”记者循着声音望去,一位瘦黑的中年男子走来。“他叫扎西旦增,去年政府易地扶贫搬迁给他13万元盖了这间新房子。他脑子转得快、胆子大,今年就带着我们6家开了合作社。”达瓦普赤说。

  环顾四周,屋子里摆着十几种毯垫、包、靴子、围裙等藏族传统手工艺品。达瓦普赤摇着纺车,毛线在手上飞快旋绕,“过去我们领国家补贴过日子。如今,政府帮我们脱贫,我们也要自己创业致富。”

  “好好干,都来得及。”扎西旦增笑着搭腔,“美丽的帕里草原是西藏最肥沃的草场之一,牛羊遍山坡,帕里牦牛远近闻名。为什么不把家乡的特产变成发展的优势?”

  满屋子妇女笑得欢快。“没有合作社,除了放牧、种青稞,最好的路子就是出去打工。”在亚东县城做过几年服务员的次仁卓嘎见过些“世面”,“年收入最高也不过两三万元。”

  “还真有点本事。”说话间,有客人买走了一套藏式门帘,扎西旦增的妻子多珍顺便给记者算起了账:过去做的羊牛毛用品大多自给自足,现在牦牛、草场入股到了牧业公司,部分劳力集中到合作社,牛毛绒垫一条能卖1300元、羊毛毯850元、羊毛垫500元、门帘200元……东西精致、价格合理,订单源源不断,一年人均可增收3万余元。

  扎西旦增说:“以后还要招几个大学生,从网上把产品卖到全国和国外去。”这个2015年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穷小子”,在脱贫后开始盘算起与“小康”的距离。

  在原本就热闹的屋子里,说到党的十九大,人们愈加兴奋。“十九大报告说,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脱真贫、真脱贫,等将来产业越做越好,收入越来越高,一定要同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大家充满期盼。

  喝完一碗酥油茶,浑身暖和起来,帕里镇的冬天洋溢着新时代的新气息,透着一股热气腾腾的干劲。

扎西旦增创立的羊牛毛合作社为当地妇女提供了工作岗位。

  雪域高原 劳动欢歌

  在帕里镇,我见到了脑子活胆子大、带头开合作社的男主人扎西旦增,贤惠能干、会算账的女主人多珍,从靠领国家补贴到凭手艺致富的达瓦普赤,还有在县城打了几年工回家就业的次仁卓嘎。

  四个人,四张鲜活的面孔,浓缩着300余万西藏人民观念和生活的改变。

  西藏长期以单一农牧经济为主,发展曾大量依靠中央和其他地区经济支持。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对贫困人口庞大的西藏而言,只靠外来援助“输血式”扶贫,难以可持续地解决贫困问题。

  扶贫要更加精准。海拔5000余米的拉萨当雄县冲嘎村,是高铁上常见到的“西藏5100冰川矿泉水”产地。激活青藏高原上沉睡的水资源后,水厂吸纳近200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家乡就是好地方,就业不用去远方。这种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的西藏扶贫经验被写入联合国《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16》。

  脱贫要更加主动。西藏地域辽阔,特色产品丰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进入新时代,在引进大企业、大公司帮扶的基础上,西藏人民有更高的目标和决心:依靠自身力量创新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化被动为主动。这种新模式的“造血”,进一步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过去5年间,西藏贫困人口从117万减少到59万。越来越多的西藏人明白:摘帽不等于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需继续努力。这是西藏人脱贫后的心声,也是自治区政府“扶贫先扶志”的期待。

  达瓦普赤跟我说,她想学更多技术,然后在家创业。听到这句话,亚东县人大副主任扎西说:“看来我们还得为大家争取更多的创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