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广、朱慧芳和学生们在一起

晚自习后灯下夜读

晚自习后灯下夜读

陈凤广在查荣乡中心小学慰问藏族小学生

       西藏,在2013年之前,对我们全家而言,是那么神秘、那么遥远、令人心驰神往;援藏,对我而言,是那么神圣、那么崇高、如此遥不可及。而如今,西藏,不仅走进了我的心里,还融进了我们的生活;援藏,对我们家是这般熟悉、亲切,如熊熊燃烧的一团炉火,温暖着我们的心房,温暖着我们今后的日子。

       2013年6月,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工作的我丈夫陈凤广被选派到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中学援藏,和他同行的还有上海市南洋中学的杨杰老师。陈凤广担任萨迦中学书记,杨杰担任副校长,为期三年。我成了援藏干部家属。

       两年多了,我先后四次去西藏,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和体悟。还有半年,他就要结束援藏工作了,回顾一起走过的援藏时光,我由衷地感到欣慰、自豪和骄傲!

       第一次去探亲时,我深刻体验到了援藏的环境是多么的艰苦。高原缺氧,连呼吸都困难,夜里翻来覆去难以成眠,真是备受折磨啊!

       今年8月,我利用暑假探亲的机会,随丈夫的援藏兄弟、驻村干部石宏斌到查荣乡探访。在探访藏民时,我们来到查荣乡小学,发现在校园中玩耍的孩子们仅有一副羽毛球拍和一副三毛球拍,体育器材相当匮乏。为了多少能让孩子们的体育运动更加丰富一些,我和丈夫向巴拉校长许下承诺:下次进藏时为孩子们带来一批体育健身器材。

       今年国庆节期间,我和儿子随着“中国奥林匹克教育执行团队” 第四次来到西藏,对日喀则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及大队辅导员进行了两天的体育游戏的培训,是公益活动。同时,我还兑现了诺言,为查荣乡小学带去了几十只篮、排、足球等多种体育器材。

       四次西藏之行,都给我的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我真正懂得了珍惜的含义。两年多,儿子也从叛逆少年成长为明事理的大学生,逐渐变得成熟了,也理解了爸爸的选择和坚守。援藏,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四次西藏之行,她的自然美景久久地撞击着我的心怀:向往已久、让人心存敬畏的布达拉宫;巍峨神秘的珠穆朗玛峰;澄澈静谧的羊卓雍错;浩瀚纯洁的纳木错;沧桑古老的八廊街;历代班禅驻锡地扎寺伦布寺;抗英遗址江孜宗山;见证封建奴隶制度的帕拉庄园;阳光明媚的日光城拉萨;美丽的日喀则;古城萨迦县;“第二敦煌”萨迦寺;还去了“五大沟”之一的亚东;“西藏小江南”林芝;雄伟壮观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去过这些地方,我才深刻地感受到祖国有多壮美,地域有多辽阔,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四次西藏之行,我才理解了西藏的战略地位和援藏的重大意义。尤其是今年,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充分说明了共产党的英明,西藏的稳定和发展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以及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

       四次西藏之行,我见证了丈夫和他的兄弟们的无私奉献,见证了高尚,见证了坚守。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用青春、汗水和心血,乃至生命,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一个孔繁森走了,更多的“孔繁森”来了。20多年里,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以孔繁森为榜样,发扬“孔繁森精神”,为祖国西南边陲的建设发展和稳定奉献出聪明才智。

       四次西藏之行,我通过丈夫的言行了解了西藏日喀则的教育,萨迦县中学的过去和现在,以及这两年的发展变化。我懂得了教育援藏的内涵,感受到了文明之光照耀下藏家孩子们的变化。萨迦中学168位教师中36位汉族老师们的坚守,使我更理解了无私和高尚。每次要离开西藏,离开萨迦,我都有一种割舍不下的眷恋,一种热泪涌出的感动。那片高天厚土,祖国的一部分,我是那么地刻骨铭心,牵肠挂肚,我把心中最美好的祝福送给藏汉师生!

       西藏是真正的苦寒之地,“风吹石头跑,天上无飞鸟,四季穿棉袄”,空气含氧量是内地的50%,一年中有120天刮8级以上的大风,紫外线强烈,昼夜温差达到20—30度。尽管如此,21年来,为了西藏的繁荣发展,一批批援藏干部们抛家弃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他们把青春和人生最宝贵的时光献给了雪域高原,留下一座座丰碑,也让精神的力量屹立于华夏大地、地球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