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村民正在种植中藏药材。

       4月28日,在青海省互助县松多藏族乡什八洞沟村,村民正在田间种植当归等中藏药材,一些早前种植的药材已经发芽冒尖。3年来,当地村民充分利用农村浅、脑山撂荒闲置土地、剩余劳动力资源,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优势发展特色种植。中药材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图为村民正在种植中藏药材。 

       松多藏族乡位于青海省互助县东南部,属半浅半脑、半农半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海拔在2600至39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4℃。当归、黄芪原产于高寒山区,生长需要低温、长日照,青海独特的高原自然条件为当归等中药材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014年,什八洞沟村林旦成扎华联合12户村民,自筹注册资金200万元成立了互助旦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从事中药材种植、销售及生产经营相关技术信息服务。

       林旦成扎华说:“农户可以自愿选择加入或者退出,并实行订单式种植,由合作社与农户进行合同收售,为了免除产品无市场的后顾之忧,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农户的产品全部回收。既能降低种植风险,又确保种植农户增加收入。”

图为加工好的藏香。 

       目前合作社拥有中药材种植面积270亩,主要种植当归、大黄、等畅销型药材,红花、兰蜜观、黄堪巴、白堪巴、薰衣草等藏香用药材,野生枸杞等经济型作物。

当地村民林牛肉仁欠从开始试种一两亩到今年计划扩大到20亩,尝到了中藏药材种植带来的甜头。“以前就种些油菜、小麦等经济作物,卖不上钱。靠着打工一年收入一万多块钱。”

林牛肉仁欠告诉记者:“现在房子盖上了,买了沙发、液晶电视,小车也买上了。”而合作社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加入中藏药种植,现在仅村民自发种植面积达到1000多亩。

       此外,由合作社配套的“柏域藏香厂”也已初具规模,形成上下游产业链。藏香厂将中藏药材的枝叶、花、根茎以及筛选后的药材边角料用于制作具有青藏特色纯天然藏香系列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目前部分藏香产品已经出口到泰国。

       林旦成扎华介绍,下一步他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通过实施中药材种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建设药材粗加工和销售体系,与药材市场、制药厂等建立供应合作,为推动互助县的中药材种植起到示范带头作用。